今年88岁的他,曾在茶叶采购站工作,在安溪最早的茶校(茶农大学)从事茶叶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了许多在茶叶方面的优秀人才,是解放初期安溪茶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匠心育茶人
李和顺说,他最早是在土改检查队参加工作,任务结束后,被分配至西坪茶叶采购站工作,至此与茶结缘。李和顺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安溪茶园大片荒芜,茶叶市场萧条,不少茶厂倒闭,整个茶业满目疮痍,当时安溪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菜豆叶,茶叶上市没人叫,砍下茶树当柴烧。“解放后,安溪茶叶生产迅速得到恢复。1952—1957年,全县茶农组织起互助组、初级茶业合作社、高级茶业合作社,茶农生产积极性高涨,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采茶季,每天都有茶农送茶来,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我们常请有威望的茶商帮忙评审,作为采购价的参考。我跟着茶农学做茶,跟着茶商学品茶,久而久之就摸出点门道。”李和顺说,当时县里成立茶叶指导站,来自剑斗、感德、西坪、虎邱等古老茶区的二三十泡茶排成一排,看外形、闻香味、尝滋味、评叶底,对茶叶品质鉴定。铁观音沉重似铁,当时有些茶商品鉴茶叶的功夫甚为了得,用脚掂、手捧、鼻闻,就能分辨优劣。“我把别人送给我的一泡茶掺入其中,评茶师都能辨出,而且准确说出产自哪个乡镇。”
“大跃进”时期,李和顺从西坪来到了大坪,在安溪最早创办的茶农大学工作,为公社培养茶叶专业人才,推广茶叶生产新技术,李和顺任职教导主任,操持全校的大小事宜。“做为茶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有真功夫,一定要懂茶。”李和顺介绍,虽然当时只有两个初中班,一个大专班,但第一批培养出16名品学兼优的大专生,就有3人被选送县茶叶部门,其他一部分自留公社为创建茶厂作准备,另外一部分被各乡镇茶厂请聘做茶师,为当时的制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1959年,茶校迁至西坪,改名“西坪茶校”。在李和顺的精心管理下,茶校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在一次省级茶叶院校评选中,西坪茶校作为地区典范,毫无悬念地入选全省30所重点农业学校,彻底打响安溪茶叶的教育品牌,令同行刮目相看。
关注茶发展
除了日常教学,李和顺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1960年,他在安徽省省级刊物《茶叶通讯》上发表题为“安溪名茶铁观音”的文章,详细介绍铁观音起源“魏说”,及传统茶叶制作技术特点,推广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经验。
教学期间,李和顺还依多年茶业教学实践和学科研究积累,利用课余时间整理编写教学教材《茶叶基础知识》,将如何开垦、种茶、初制、制茶等学科知识,加以详细、明确地阐述。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书至今还未能出版,成为其心中的一大遗憾。
李和顺介绍,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运动,茶叶生产也走过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抓粮食保险,搞茶叶危险”“茶叶不能当饭吃”等观点,使得茶叶生产再次受到挫折。1961年,处于困难时期的茶市场很不景气,西坪茶校终究没能坚持下来。后来,他就返回湖头,组织各方资源创办了湖一中学(茶叶中学)。但好景不长,文革的影响,又不得不停下办学的脚步。此后,李和顺被分配到湖头劲松小学,任职校长,兢兢业业直至退休。
“传统的制茶技艺不能丢。乌龙茶为半发酵茶,介于红、绿之间,重摇青重发酵,只有按标准采摘,茶叶才能走水,才能摇出观音观音韵、兰花香。”在李和顺看来,制茶不单纯是一门产业,而是匠心独具的一门古道,“采、筛、焙”中的智慧,是值得现代人崇敬的悠久传统。“传统采茶有标准,春、秋茶‘开面采’,采摘一芽两三叶,夏、暑茶适当嫩采,采用‘小开面采’……”李和顺举例说。
“可天天无烟无酒,却不可一日无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和顺,虽然不在茶行业,但茶并没有离开他的生活,他仍时刻关注茶产业的发展。“现在安溪有茶学院,有茶业职业技术学校,茶产业的发展有了强劲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李和顺很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