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不图回报,年复一年,真诚为茶农服务,办了不少实事。从2001年起曾“结对子”帮助8个产茶大村、茶农发展茶叶经济,获得了很好的效益,先后被评为区、市、省关工工作先进个人。在2010年6月北京召开的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关工表彰大会上又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他就是贵池区农业局退休干部马杨忠。
马杨忠是1968年从茶校分配到贵池工作的,贵池区是产茶大县,他先后在基层农技站、国营茶场、山区公社工作过,在农业局也一直分管茶叶生产。30多年来,他以茶为业,与茶为友,对茶乡一往情深,与茶友、茶农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从贵池区农业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与老伴茶叶老技干顾文娟一道积极响应贵池区关工委要求老同志“出山”、奉献余热的号召,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区关工委“科教报告团”,为贵池茶叶生产的发展,为培养青年茶农,为茶农的增产增收,不遗余力。贵池区牌楼镇大山村是远近知名的茶叶专业村。上世纪50年代茶叶生产曾有过辉煌,荣获过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国务院奖状。全村450户,现有新老茶园2600多亩,年产绿茶5万多斤、红茶10万多斤。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名特优茶争奇斗艳的新形势下,这里茶叶经济停滞不前,茶农情绪低落。他在位时,常与大山村交往;退休后看到这种现状,心里十分焦虑,曾多次上大山村调研,为这里茶叶生产奔走,诚心感动了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的重视,将大山茶叶生产列入镇“三增工程”,重点扶持,投资15万元,扶持茶园“低改”,办一个有规模的茶厂,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成立了大山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筹资42万元兴建一个上规模的制茶厂,并上了精包装,注册了“大王洞”品牌。他经常去指导,有时一住几天。当年加工春茶4500斤,色、香、味、形俱佳,产品一路走俏。茶农一边交鲜叶,一边拿现款,喜在眉梢,甜在心里,他很高兴,为他们叫好。现在该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六、七个家庭茶场。
贵池区梅村镇中心村有一位青年农民过去不大成器,马杨忠常去那里鼓励他,他2008年靠200亩茶园起家,资金不够,老马借给他3000元应急,又借给他5000元做周转,建了茶厂,注册了“大佛堂”优质名茶品牌,当年产干茶5000多斤,后又办了农家乐招待所,现在家产超过100万元,年纯收入保持20多万元。贵池区里山街道办事处合兴村茶叶大户杨九虎,是老马的忘年交,小杨2001年承包村里120亩荒草丛生的老茶园,他每年都要上山几次作指导。前几年公路不通,马杨忠就坐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进山,经过五年改造,这片衰败茶园重现生机,名不见经传的“合兴茶”成了名优茶,茶场年营利逐年上升,同时也带动周边茶农发展茶叶生产。今年仅发放鲜叶收购及采茶工工资就达10万多元。
这些年,马杨忠和老伴顾文娟为茶农服务口碑很好。外市的青年茶农也来咨询,邀请他指导。隶属安庆市的枞阳县钱铺乡青年农民王长保,立志在茶叶生产上干一番事业,打造名优茶,他慕名找到马杨忠,邀请他去指导当顾问,为了帮助小王,老马到他家住了两天,仔细察看了当地茶园和茶厂设备,又认真品析了他家所收的鲜叶,然后从中分析,指出他家茶叶生产的弊端和怎样来克服、解决。老马忠恳地对他说:“当顾问不行,报酬更不能要,但我可以常来看看,出点主意,帮助你一步一个脚印搞好。”,王长保听了十分感动。2010年为了更好地加强与青年茶农联系,他在城区翠柏路毓秀门茶庄挂牌设立了一个“茶叶技术咨询室”,经常在那里,接待一些茶农、茶商的咨询。去年通过介绍,贵池区梅村镇杨棚村天平组青年茶农江锡坤找到他,称茶叶销售困难,价格上不去。老马为找出原因,先后到他家四次,住的最多一次是7天。通过分析、指导,手把手操作,质量上来了,生产干茶约1500公斤,最高卖了600元一公斤。今年生产干茶1000多公斤,基本上达到质量要求,销售情况良好,价格也不错。有一天他在咨询室坐诊,黄山市祁门县流沅村一位名叫叶东海的青年农民送来一批茶叶,原料上乘,但冲泡后是黄汤,同时呈现黑点,一看是制作关没有把好。以前小叶也找过他,现在小叶已成为茶叶大户,年加工茶叶4000多公斤。为了帮他,他当场表态:“如果信得过,我们可以去看看,找找改进办法”,叶东海喜出望外。第二天老马就和老伴顾文娟赶到小叶家住了两天,手把手帮助改进制作办法,提高了茶质。不久,小叶又送来一批茶叶,茶庄老板品尝后,高兴地说:“你如果能保持这样的质量,以后有多少,我收多少。”
随着年龄增长,马杨忠的精力、体力有所下降,有时力不从心,但他心系茶农。他表示在有生晚年一定充分发挥余热,为青年茶农奔小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