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佳的比例、最低的成本,达到最突出的品质。”11日,谈及拼配,武夷山市立生名茶公司的梁立生如是说。
于是,记者决定从立生名茶的代表作“武夷一号”下手。
白露后的天气,乍暖还寒,明亮的阳光在窗外洒满一地。是肉桂?金观音?还是什么茶?茶气氤氲中,每一杯茶入口、过喉,总想凭借过往品茶的记忆,把茶汤与品种对号入座。然而,努力许久仍不可得,似是而非,好在茶香于口中萦绕。
梁立生介绍,“武夷一号”是用8种以上正岩茶拼配而成的茶。“既像这个品种又像那个品种,是拼配茶的特点,但各个品种相互融合后形成更好品质,才是更重要的。”他说。
30年前,开始接触拼配技术
梁立生是武夷街道天心村人,自幼便在茶山里跑、茶厂里转,耳濡目染使他一直深爱这方小小的山水,和这方山水孕育出的品质独特的武夷岩茶。
1983年,梁立生从宁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崇安茶场(武夷山市茶叶总厂)工作。从此之后,他跟随姚月明、谭素芳、林志远、郑先祥等前辈学习制茶、评茶。从辨别茶叶好坏,到通过茶叶审评发现制作过程中的弊病,再到解决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让好的更好,梁立生在茶叶总厂的氛围里汲取营养,成长为一名茶叶精英。
1999年,梁立生任茶叶总厂厂长期间,率领茶叶总厂参加首届武夷山市茶王赛获得了“名枞”茶王,通过拍卖,更是以68万的高价被广东茶商买下。这是他和同事们一起在拼配技术领域共同取得的第一个成果。
而早从梁立生进入茶叶总厂工作后,关于拼配这项福建乌龙茶茶商、茶厂、茶叶公司的技术人员必须系统掌握的专业技术,他就已经开始涉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梁立生都随手携带一本笔记本,茶叶前辈教的、平常与茶叶同仁们交流的东西,比如一些茶叶品种的特征,他都一一记录下来。“现在没有用笔记本了,都在脑袋里。”梁立生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头说,“记得很熟很熟。”
从1988年开始,凭借着自己家里做茶的优势,梁立生发挥所学,尝试着自己进行拼配。厂里的茶是绝对不能拿来用的,他用的是自己家里的茶。没想到,市场对他拼配的茶反响不错,这也增强了他的信心。
以拼配来稳定品质
茶叶拼配,要充分发挥茶叶原料品质,并考虑原料成本状况,同时还需考虑品种搭配、地域搭配、季节搭配,以及品质中各项元素的相融性与协调性,并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口味设计拼配方案。
立生名茶除了在福建市场销售外,主要的销售市场还有广东、北京、上海及香港、东南亚地区,消费者不同,市场不同,喜欢的口味便不一样。为此,梁立生便会针对各地的市场,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消费口味来设计拼配方案。在对茶叶进行拼配前,梁立生会对脑海里和公司拥有的品种茶特征进行一次梳理。在香气方面,使用哪些品种;在韵味方面,使用哪些品种。
武夷山丰富的品种资源,为茶叶拼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要考虑相融性和协调性,这就好像找对象,要找情投意合的元素,才能彼此相濡以沫,取长补短。
“不管是哪种方案,品质的稳定是必须保证的。”梁立生说,“就是要让消费者今年买到的同个产品,和去年的品质基本一致。”要保证茶叶质量的稳定性,拼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梁立生介绍,在拼配茶叶时,都会选择8种以上的原料茶,这样可以减少产品品质的波动。即当一种原料缺失时,可以找到接近缺失原料口感的替代茶进行拼配。
梁立生以“武夷一号”为例,他说,2011年,“武夷一号”诞生,“可以肯定地说,今年的和2011年的品质基本上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