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茶市形成于宋代。
宋景?年间,铅山的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即是贡茶。辛弃疾寓居铅山瓢泉品小龙凤团茶,口齿生香,回味无穷,在《水龙吟》中情不自禁地赞道:“其外芬芳,团龙凤片,煮云膏些。”《铅山县志》记载,明宣德、正德年间,河口又精制出了小种河红茶、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香馨、苦坑茶等10多种极品茶畅销全国各地。让铅山茶走向世界,明铅山县令笪继良功不可没。他主政铅山六年,大力鼓励种茶制茶,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销市场。明《铅书》记载:“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可见,当时铅山的茶叶之多了。明《铅山乡土志》描述:“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河口不仅是中国茶叶的集散贸易中心,也是制茶的技术中心。清人程鸿益有《河口竹枝词》描写河口制茶女。其一:“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齐向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茶。”其二:“千盘茶绕代薰香,一日青蚨二百文。抛却女红入尘市,桑鸡啼遍不曾闻。”清康隆时期,铅山河口从事茶叶加工的人有3万之多。周边武夷山区和怀玉山各地的茶、浙江和安徽的茶,均汇聚河口加工包装外销。山西、安徽、浙江等地很多茶商,都因经营铅山茶而成了晋商徽商湖商中的大商贾。每年初春,各地茶叶代理商纷纷来到河口来迎接晋商,在这里签定一年的茶叶贸易。《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的《茶市杂咏》记载:“清初茶业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河口转运河南,远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二、三十万至百万。货物往返,络绎不绝。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山西客商因巨额银钱携带不便,还在河口设立了山西票号分号,以利商汇。
宋至清,铅山有西、北、东三条茶路外销。最为典型的是明代中叶晋商开辟的茶路。晋商把上饶地区及邻近诸省所产之茶,人挑水运车载马驮汇集河口,加工后装船外运。这条以河口镇为起点、纵贯我国南北和欧亚大陆的茶路逐渐形成。这是一条堪与唐代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路。《茗香万里》是一部详细记述晋商“万里茶路”的历史地理专著,详细描述了河口茶路兴盛繁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