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采茶戏,因浓郁地方特色而广受群众喜爱,去年底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日,记者来到通山,近距离感受其独特魅力。
通山县茶叶种植始于唐朝,盛于清代。每逢采茶季节,男女青年遍布茶园,放歌于碧绿丛中,这些歌始称“采茶歌”,是采茶戏的来源。
通山县文化馆馆长周桂荣介绍,采茶歌,不仅在思想内容、文学语言等方面为采茶戏的形成开拓了道路,而且在音乐曲调方面为采茶戏奠定了基础。例如,流传于杨芳林一带的《十二月采茶歌》就直接被引用到《送香茶》这个传统剧目中。
后来,受黄梅、武宁等地采茶戏及汉剧的影响,通山采茶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强烈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通山采茶戏。
通山采茶戏,分为南北两路发展传承:南路流传于富水河南岸,北路流传于富水河北岸。北腔比较粗犷,南腔较之婉转,共同特点是锣鼓伴奏,一唱众和。
据统计,采茶戏共有传统大小剧目一百多出,表演上分生、旦、净、丑行当。腔调分正腔和彩腔;乐器有边鼓、堂鼓、大小钹、云板;服装多用农村妇女服装或少数褶袍,把子套路也是极简单的“杀麻雀”。
何谓正腔和彩腔?正腔包括北腔、叹腔、汉腔、四平等,声腔曲调优美、可塑性大、表现力强。彩腔曲调繁多,包括灯歌,山歌、茶歌、田歌等,调式色彩丰富,节奏轻快活泼。
唱遍三省爱者众
“孔圣门,徒有三千,内有七十二大贤……”10日,这首脍炙人口的《送香茶》,由燕夏地方采茶戏剧团在江西瑞昌市唱响。
剧团团长柯于朴介绍,《送香茶》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一对母女,救下一个因后母虐待而自杀的书生。后来,女儿看上了这个书生,展开一段爱情故事。
诙谐有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让观看者如痴如醉,连连叫好。
柯于朴说,采茶戏的剧目内容,多为歌颂爱情、追求婚姻自由以及表现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音乐朴实动听,歌调活泼,将农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像《百日缘》、《戏牡丹》、《送香茶》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
说起采茶戏,柯于朴掩饰不住高兴自豪:这不,刚在江西表演完,剧团就接到上十个预约,有湖南的、江西的,更多是通山县境内的。
年前,正是剧团最忙碌的时候,做寿、结婚、开业、庆典……柯于朴和剧团的21个成员们,常常奔波于各地。
每接一场戏,剧团至少要表演三天三夜。每一次演出,剧团成员们,都是尽心尽力,力图做到最好,将欢乐带给千家万户。
文化传承期待多
得知采茶戏获批省级非遗的消息后,柯于朴兴奋骄傲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期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山采茶戏发展很是兴旺:全县业余采茶戏剧团一度发展到42个,演员达977人。燕厦一带的农民,一般都能哼上几句。
周桂荣说,通山采茶戏是湖北省优秀地方戏曲剧种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是一个极具文化价值的声腔与剧种。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和传承通山采茶戏,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8年,柯于朴任团长的燕夏地方采茶戏剧团正式成立,这也是通山县目前唯一一家采茶戏剧团。
剧团共22个人,虽然受普遍欢迎,却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演职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剧团结构松散、行头不够齐备、道白为方言,年轻观众看不懂也听不明白……
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为此,柯于朴希望,政府能加大对采茶戏的关注和支持。譬如,加强基本功的培训,多培养相关人才,让采茶戏这一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