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一公担羊毛(200斤)在青海西宁换茯砖茶的数量是4.7块,新疆伊犁换黑砖茶3.8片,西藏康定换金尖6包,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换青砖30片。翻开《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其中列明黑茶的“物物交换”凸显出当时茶叶何其珍贵!
当年黑茶的价格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此昂贵,除了交通运输的不便,战争频发,关税重重,商人利益最大化等种种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茶叶在边区人民的生活中不可替代。西藏、新疆等西北边区,特别是西藏,高寒干燥,缺少瓜果青菜,主要食物为青稞、牛肉、羊肉、牛奶、羊奶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必须靠茶叶补充维生素,消脂去腻,调节身体营养平衡。“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这些普普通通的民间谚语,清晰地表达了茶叶在西北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195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政府注重边区少数民族民生,加紧茶叶产区的边茶生产,取消一切税收(沿袭千年的旧税制---引岸制度),责成专门机构加强管理,调配专车运输,加强边茶储备机制,逐步增加对边区的茶叶供给。茶叶的供给量由1949年的年人均263克增加到1953年的812克。当年黑茶的珍稀,不仅体现在了供不应求,还凸显于通兑能力。1954年360克紧茶能兑换银元2.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