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1日起程,往返辗转水路、公路、铁路,坐船、坐车、坐火车,那时国家还处在困难时期,各方面都不发达,路上半个多月赶到青海。由青海民族贸易局的人亲自接待,并负责与我商量这批茶的处理方案。第二天,我们一起去看那批茶。到实地一看,只有极个别的茶出现烧心霉花。我当即答应,凡有问题的茶请你们剔出来,都由我们负责,有多少算多少。对方十分满意。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商定先将茶放在青海,好的先销售,有问题的剔出来。就这样待这批茶销完,实际剔出来的有问题茶只有18斤。按当时价损失不足18元。但白沙溪这种以质量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负责精神在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目中产生了很好的印象——喝白沙溪茶放心。从此,青海人民与白沙溪结下了永远的黑茶缘。
刘密花:女,1940年出生,现年73岁,1990年退休,现住小淹农贸市场二楼。
我家是黄谷溪的,隔茶厂只两里来路。1951年茶厂从江南全迁到白沙溪我11岁,就跟着我娘在厂里捡茶,1959年正式进厂算工龄。我虽是女同志,但我个子高力气大,进厂就把我安排在压制部跟男同志们一起压茶,46岁调行政科,后到供销科退休。
“日产10000片报喜”
那时候,我们年轻,身体好,思想单纯,厂里生产、质量都抓得紧,厂长也是经常在车间转。在压制部,有退砖、扒茶、司称等多道程序,各有分工。李华鸿是我们班的班长,扒茶洒面不均匀,压出来的茶砖外观不光滑要扣奖金,废品超过规定比例扣奖金,退砖不快影响压制进度挨批评。我们各组积极配合,全力以赴提高生产。那时设备还不是很好,机器是手摇式发动,一根大绳几个人扯才发得动,有时天气冷,蒸汽上不去,我们自已捡柴火把汽烧上去。为了加快进度,多完成任务,我们每天起码提前10—15分钟上班,到8点就马上进入生产。生产中出废品是不光彩的事,每次发现废品趁热打烂,用手揉匀当即加工,有时手都烫伤。因此我们生产一天只几片废品。记得我们文革前是日产4000片,后来逐步提高到日产5000片、7000片,8000片报喜。当时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政治空气特别浓厚,工作起来干劲特别大,8斤重的铅板一次搬10片。七十年代后期有一年的秋天,车间实行砖匣双面铅板,我们日产砖茶10800片,创历史最高纪录,车间向厂部报喜,厂部敲锣打鼓给我们送喜报,记得当时还是我念的喜报,工人们欢天喜地,生产更加热火朝天。
杨庆生,男。1937年出身,现年76岁,现住小淹农贸大楼住属区。
我是1961年从部队转业安排进白沙溪茶厂,在厂期间当过篾匠(因为我小时作过篾匠),搞过保卫、供销、设备、生技,8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