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
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机,
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
乌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
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
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定。而高级
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兰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称为“香槟
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设立新式工厂,专门制做四分之三发酵的
乌龙茶,销往美国,颇受欢迎。
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
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
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
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
乌龙茶自1869年输出区区数万公斤之后,到1879年,不过十余年,就一跃输出达五百余万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余万公斤,到了1893年,达到最高峰,总计983万余公斤。直至1920年,台湾
乌龙茶的外销始暂挫于包种茶,虽然如此,但
乌龙茶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至战争结束,台湾光复至今五十年来,台湾茶业以外销为导向的
茶叶生产,发生了旋乾转坤的变化,外销市场节节倒退,至1990年以后台湾
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
茶叶来满足岛内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
茶叶对外贸易史仍然没有中断,
乌龙茶每年仍维持有一千多吨的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