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清同治11年),台湾
乌龙茶蓬勃发展,五家洋行在台北争购
乌龙茶,使台茶售价节节升高,每60公斤
乌龙茶从15元跳升到30元。当时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农,更加努力增加
茶叶生产,开创了
乌龙茶的黄金年代。据连雅堂先生所著《台湾通史·农业志》中:“夫
乌龙茶为台北独得风味,售之美国,销路日广,自是以来,茶业大兴,岁可值银二百数十万圆,厦汕商人之来者,设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贫家妇女拣茶为生,日得二三百钱,台北市况为之一振。”
1881年(清光绪7年),台湾
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上台北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
乌龙茶价格昂贵,无利可图,乃中止收购,致使
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困境,号称清代
乌龙茶业之“碰壁时代”。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
乌龙茶之市况,日趋不景气,于是迫不得已,将台北大稻埕一带之滞销
乌龙茶,大部分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普通称为“花香茶”。而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吴福源先生,亦渡海来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开始制造这种具有花香的包种茶,此为台湾
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台湾从事包种茶制造之先声。不久,泉州府安溪县的商人王安定、张占魁两人合办“建成号”茶庄,从事经营包种茶之贩卖。包种茶在台湾也就渐渐与
乌龙茶并驾齐驱了。
清代台湾经营茶业者,设馆收购
茶叶,称“茶馆”,茶馆的重要地位仅次于茶农,盖以当时台湾之茶馆,不单为毛茶的收购者,而且也是加工精制者,负责毛茶的收购再行 加工精制,也经营外销箱茶的制造。茶馆又分两种:一为从事
乌龙茶的茶馆称“番庄”;一为从事包种茶的茶馆称“铺家”;另外,兼营
乌龙茶和包种茶的茶馆,称“乌龙包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