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书单: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您当时出于什么心理而对这样一本故事书感兴趣?
周武:我对这本书的主人公罗伯特·福钧一直有兴趣。在中西方近代史里,福钧很重要。
19世纪中叶,福钧先后5次来到中国,写过多本关于中国的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反响。著名汉学家墨菲认为,福钧的书,是鸦片战争前,“被傲慢和挫败蒙蔽眼睛之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记述”。
解放书单:您的意思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充满了傲慢和挫败的偏见?
周武:那个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知非常少,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同样也少,他们都是彼此的“远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把“到东方”看作是一种探险。
福钧之前,已经有西方人到过中国,然而很少有人能够深入中国内陆,只被允许停留在通商口岸。福钧是在清廷的禁令下乔装打扮深入
中国茶乡的,所以他对中国的所见所闻所述,在西方世界是宝贵的一手材料。
其实鸦片战争之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主流看法还是正面的,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西方的“他者”,寄托着一种对神秘远方国度的想象。鸦片战争清廷战败,此后中国在西方世界变成了一个负面符号,形象被逆转。
而福钧的书中,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描述比较中性,他那时候还没有后来西方人那种“傲慢和挫败”的意识。所以,墨菲才这样评价福钧,说福钧是关于那个年代的中国,最广为人知、具有一手资料价值的西方观察者。
解放书单:《
茶叶大盗》 只是从
茶叶切入,讲了福钧的冒险故事。但就是这个真实的小故事,却影响了中西方文明的近代史。最初中西方的接触,并不是两种文明互相震撼,仅仅是从一株植物开始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