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茶公司的成立,茶叶被国家统购统销,私营性质的老庄号也就难以维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东亚的商贸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号级茶在历史的变革中消失了,成为了历史演进的牺牲品之一。
在普洱茶通行的这两百年中,除了作为贡茶运到北京而外,更主要的商业价值是销售给南洋华人实现的。由于突然的断档,对习惯于喝这种普洱茶的南洋华人造成了很大困扰,虽然有大量的存货,但是也经不住大几十年的空档。老茶总有喝完的一天。
1994年,一群人拿着一片宋聘号来到了云南,试图找到普洱茶最初的味道。他们大都来自港、澳、台地区,是喝着普洱长大的。他们去到了当时最大的勐海茶厂。勐海茶厂却不做这样的茶,不过也指明的道路,这是易武人做的。
于是一行人,带着这片宋聘号,让它回到了诞生之地---易武,这片被冷落了近百年的小产区。
▲祥源易武工厂
易武乡政府与港、澳、台茶人一起努力,找到了宋聘号的老制茶师傅张官寿,用宋聘号的记忆,还原了易武圆茶,这就是后来很出名的“新宋聘”,94真淳雅号。
由于南洋文化圈对于易武小产区的感情,而南洋本身也是普洱茶的重点消费区,茶商也着力在易武茶的制作上。从90年代后期,易武迅速崛起,成为了普洱茶复兴的标杆,从诞生地崛起,这也是最好的新生。1999年制作诞生的“99易昌”和“99绿大树”是这一年代的易武精品茶代表,因为有较大体量,影响广泛而深远。
▲易武采茶现场
很多人要问,为什么易武能出那么多精品?这和易武的气候环境有关,这里森林覆盖度使得土地饱含养分,能够让茶树得到充分的滋养,有充分的内质。具备这样内质的茶,会在后期的陈化中,渐渐转化出醇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