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青砖茶以其独特的工艺,成就了奇妙的品质,既是过去的皇家贡品,也一直是边民的必备,在中东欧国家同样颇具市场影响。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我市提出加快打造百亿茶产业,助力绿色崛起。那么——
历久弥香,蓄势待发
古朴别致的青砖茶壶、“中国结”图案的生肖砖茶、象棋巧克力型迷你砖茶……在上月底举办的中国国际茶业暨茶艺博览会上,咸宁青砖茶特装展位热闹非凡,不少观众前来品饮。
曾出席去年赤壁国际茶业大会的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 Louise Roberge女士专程来到展区,邀请众茶企去北美开拓市场,并表示会将咸宁青砖茶推荐给亲朋好友。
4月18日至21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办的2016年国际茶文化节暨国际茶叶采购商大会上,赵李桥茶厂、聚兴隆茶业、锦合茶叶、塔峰茶业、洞庄茶业等6家茶企作为湖北省的代表受邀组团赴会,展品样品都被抢购一空。
悠久的历史,百年的技艺,咸宁青砖茶历久弥香。“川”字牌、长盛川、生甡川等青砖茶,“火车头”、“牌坊”牌米砖茶等不仅畅销内蒙、新疆、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经俄国恰克图输往欧洲各国。
今年4月28日,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ICEC)与咸宁市共同举办了中国咸宁·印度茶企交流会,印度茶叶企业代表及有关人士纷纷出席,双方将进一步深化茶叶产业的合作。
3日,记者从市特产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砖茶在国内直销窗口有100多家,在俄罗斯和蒙古国设立青砖茶销售公司2家,产品已成功进入当地2000多家超市和销售网点,其中中亚、中东欧、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也正在开拓筹划。
一座座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和产业园拔地而起,一片片标准茶园正在加快创建。如今,咸宁青砖茶蓄势待发。
突破瓶颈,理性回归
在赵李桥茶厂加工车间,一片片茶叶经过高温消毒装模压制,形成一块块黑褐色茶砖,质感坚硬,散发茶香。
去年,湖北省农资集团入股赵李桥茶厂成为第一大股东。赵李桥茶厂适应新形势,积极开拓广州、北京、武汉等内销市场,加快新产品研发,力促公司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增强竞争力。
通过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老字号赵李桥茶厂正在焕发新风采。“全年的订单已经排满,力争销售1个亿。”公司销售总经理金莉信心十足。
需要指出的是,新形势下我市青砖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咸宁茶园基础差,目前茶园总良种率61.5%,相比福建等地90%以上的良种茶园率差距巨大。”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优质青砖茶原料大多从外地收购,2015年老青茶产量2.8万吨,其中自产原料加工仅1.41万吨,将近一半的青砖茶原料来自外地。
人才困境也亟待打破。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代表甘多平说,砖茶一套流程70多道工序,出品至少需要1至2年。很多必须靠手工完成,像去渣、挑梗,机器很难完成,渥堆翻动茶叶,全靠人工把握。现在都是80后、90后,也面临员工青黄不接的尴尬。
此外,全市青砖茶产业发展,在基地建设、企业改造升级、产品研发创新、营销市场开发、茶文化茶产品宣传、原料收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我市青砖茶产业快速发展。
锻造品牌,重振雄风
目前,黑茶、红茶消费需求强劲,量价齐涨,为青砖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把以赤壁为代表的湖北青砖茶打造成一张大名片。”省内业界呼声疾疾。
“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税收最高,产品市场范围最广,亚欧万里茶路上主销的茶就是青砖茶。” 长期从事砖茶研究的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定光平认为。
一组统计数据提供了佐证。到2015年底,咸宁青砖茶产量已超过4.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
定光平指出,鄂南青砖茶产业基础较好,目前砖茶产业发展势头很“猛”,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重规模,重效率,重产量,不重品质,不重视品相、品味、有机。对于咸宁青砖茶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品质,而品质的关键在于做砖茶的原料。
他建议,要对内严格地执行青砖茶的标准,提高目前青砖茶制作的标准。要尽快地打造出鄂南青砖茶的区域品牌。
市茶叶协会会长陈华表示,咸宁青砖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茶叶资源、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品质等方面已具备了成熟条件,目前欠缺的是品牌打造和销售拓展。
“ 在整合资源、打造公共品牌的问题上,不管是采取公共品牌、母子商标的模式,还是采取‘公共商标’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青砖茶’三个字叫响。”市特产局局长赵君武认为,咸宁青砖茶品牌建设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定名、整合和品质。在同一的公共品牌之下,将资源整合,统一包装、统一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记者 朱哲 通讯员 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