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火爆的江城茶楼热,如今正在降温。昨日,位于青山工业三路的一家茶楼关门,改为家电维修店,而受大环境影响,武汉更多的茶楼已转型成为棋牌室。楚天金报记者从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获悉,去年10月至今,武汉茶楼一年至少关了500家。业内人士分析,武汉茶叶市场转型已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武汉的各类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但如今,茶老板普遍感叹茶生意真不好做。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统计显示,几年前,武汉的专业茶楼一度接近3000家。2013年武汉茶楼曾消费突破50亿元,比上年增长三成。但去年至今,茶楼普遍生意难做,逐渐出现转让热,有至少500家茶楼关门。
昨日,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有百余条武汉茶楼的转让信息。而在青山工业三路,一家专业茶楼已重新装修,改成一个家电维修店。在仁和路上,一家曾经比较豪华的茶楼也改弦更张,装修成一个酒店重新开业。“以前是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喝茶,现在还是吃饭划算。”一位茶老板张先生说,现在顾客都开始精打细算了,三五个人吃个饭也就几百元,而在高档会所喝个茶要几百元上千元,还不如在家里喝茶。张先生曾在三镇开了三家茶楼,生意红火,但现在有两家已改成了酒店。
福建茶老板翁总在武昌陆羽,汉口崇仁路、香港路三大茶市都有茶楼,由于顾客下降,不得不腾出地方办棋牌室。“卖茶生意差,只好靠棋牌生意弥补了。”翁总苦笑着说。记者了解到,武汉的八马、天福等高档茶楼利润也在逐年下降,苦守严冬。
福建茶商翁总说,茶楼盈利主要在于茶叶消费利润,茶市上几百元的铁观音在高档茶楼可以卖几千元,以前茶楼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商务洽谈、公款消费热,在包房喝个茶动辄上千元是普遍现象。当然,这样的茶楼环境优雅,装修上档次,一个实木桌子都要几十万元,茶艺师服务周到热情。而随着八项规定以及公款消费的遏制,几千上万元的高档茶叶普遍销售困难,如果没有固定客源,茶楼经营自然就举步维艰。
不断上涨的租金也让不少新开茶楼举步维艰。茶老板张先生说,开茶楼很烧钱,现在一般地段每月每平方米租金都过百元,像汉街、鲁巷、万松园等好的路段每平方米房租过300元。开一个茶楼至少要二三百平方米的面积,加上装修、家具等费用,开个小型茶楼费用至少也在100万元以上。
张先生在硚口开的一家茶馆,仅仅一年时间就直接亏损了六七十万元,最终无奈关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茶楼急功近利、定位不准、缺乏长期规划,除市内少数几家初具规模的茶楼外,大部分小茶馆和新开业的茶馆都存在着经营瓶颈。
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宗庆波认为,茶楼的退潮,并非是茶叶消费没有市场,相反,武汉茶叶消费逐年递增,关键还是市场定位,湖北茶叶有产量、区域、消费的优势。
一方面茶楼闭店,另一方面武汉的专业茶展却在全国有名。记者了解到,10月23日将在武展举办的第八届武汉秋季茶博会火爆异常,本次大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1500个国际标准展位,吸引了来自我国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区)和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100来个茶产区的700余家知名茶企参展。
武汉中兴恒远展览公司负责人吴远志介绍,其实茶展在全国也很低迷,北京茶展面积比去年减少近30%,深圳茶展缩水25%,广州缩水15%。但武汉的茶叶博览会每年举办两届,规模逐年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在今年茶市低迷,各地茶展交易额全线下滑的背景下,武汉茶博会春季展却逆袭20亿元,成为全国春季茶业第一大展。“在茶市低迷背景下,成功主要原因是找准市场定位,发挥扎堆的区位优势,突出品牌效应。”
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石爱发分析,受中央禁令的影响,以往在茶叶中占三成的公务消费今年几乎为零,高端产品消费、收藏、投资热度锐减。更重要的是,眼下消费者更趋理性,倒逼茶企转型,向“民茶”看齐,主打中低端消费。对广大茶楼来说,降价转型是主旋律。
吴远志认为,茶楼改变畸形消费,降价走大众消费路线今后是个趋势。武汉茶博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绿茶、红茶、铁观音、普洱等茶叶价格普遍比市场低两成,百元茶比比皆是,和以前的天价茶王形成鲜明对比,这样能吸引大众消费。
宗庆波认为,茶楼品一次茶,消费成本达数千元,这也让喜欢喝茶的工薪阶层大呼喝不起。在外地,北京有老舍茶馆,百姓边喝茶边看戏;广东有早茶,成都有大众茶馆,大家嗑着瓜子喝茶摆龙门。“湖北的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喝茶就应该提倡大众消费,打造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茶楼。”“喝一顿茶动辄几百元的高消费确实阻碍传统茶文化的推广,只有让广大市民都消费得起,茶楼才有广阔市场空间。”石爱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