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购物网资讯:12月12日,宜宾黄山茶园内,茶农们正忙着放线、打窝、定植,并对茶树进行培土、修理,期待着来年能有好收成,茶叶能卖出更高的价格。而在过去,我省每年20余万吨的原茶有不少都是通过原料的方式低价卖给了江浙茶商,茶农赚钱的茶叶附加值非常少。据业内人士透露,川茶原料在出川后,贴上品牌的标签,很多就摇身变成了国内一线品牌,而两者的价格相差很大,因此在业界就有了“‘龙井’的品质白菜的价”的说法。
在12月8日举行的四川茶产业高峰论坛上,不少川茶行业的专家认为,在当今市场上,川茶已经广泛成为国内外多种知名茶叶品牌的原料茶。这一方面体现出川茶拥有优秀的产品内在品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川茶品牌附加值的短缺。据了解,在2013年四川茶叶销售的整体份额中,原料茶的占比达到50%以上,大量的优质川茶产品以原材料的形式流入其他省份和地区,经过品牌二次包装后获得大幅度的增值,客观上造成了“产茶大省”却不是“茶叶强省”的局面,同时严重压抑了我省茶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
“川茶品牌分散,且大多数是面向川内市场大众消费的中低端品牌,缺少‘叫得响’的区域大品牌。”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在会上表示,这与拥有“铁观音”、“龙井”等强势区域品牌的福建、江浙等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不仅使得“川茶出川”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也对川内茶企业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造成了极大障碍。与此同时,有专家在会上直言,川茶虽然企业众多,但除少数规模企业外,很多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地摊式销售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在行业“寒冬”下,因为江浙不少品牌茶销售锐减,导致作为其原料供应方的中小川茶企业更加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