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茶叶生产持续升温,种植面积与产量较2012年均略有增长。其中,绿茶、红茶、乌龙茶产量有所增长,普洱茶产量下降,其他茶类与2012年基本持平,各主要产区绿色、有机茶园,低碳茶园以及标准化茶园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一直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不断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茶叶是农产品的一类,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对茶业的支持。但是,目前国内传统茶生产以家庭式、作坊式的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规模小。这类企业茶园面貌落后,茶叶单产较低;茶园的管理分散,限制了机械使用,标准化程度低;未通过质量认证体系,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营销能力较弱,缺乏自有品牌,难以与消费市场接轨。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商户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行业的发展。
反观国外茶叶市场,在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上远远领先国内,这也是为何国外茶企更具规模的原因。此外,由于国内的茶文化和国外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导致了各自市场的极大差异化,国外的饮茶方式主要是通过袋泡茶,以快消的形式为主,因此,这也是国外茶叶可以形成品牌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极大的带动茶叶销量。
国际市场存在袋泡茶名牌机遇,一个“立顿”占领了国内袋泡茶的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立顿每年的产销量是国内60000多家茶企的总和。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名牌走向国际呢?又为何一个小小的茶包,可以大败中国的中国茶企?中国的袋泡茶市场未来是否有发展空间,复制国外茶企经营模式来改变国内茶叶的消费习惯从而使茶叶产量得到更充分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