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重庆,只要有两百亩以上的优质茶园、城里有个门市,赚20%的利润并非难事。行业进入的“低门槛”,导致了茶企不思进取,不愿花钱做宣传。南川某大型茶企,每年盈利约3000万元,广告投入两万元。
与其他地方相比,重庆茶的营销也做得很不到位。全市现有茶企600多家,多是“麻雀型”企业,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各唱各的调,各卖各的茶。反观四川“竹叶青”集团,有几千亩示范茶园,原料主要由茶农和专业合作社提供,集团工作重心放在加工、营销上,“竹叶青”不到10年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盼培育品牌,加强行业整合
张节明介绍,重庆茶叶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期,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市场“总盘子”接近10亿元。龙井曾在重庆有原材料基地,因挡不住本地茶的发展势头而搬迁。
重庆茶发展的黄金时期来临,如何抓住机会,快速崛起?
本土茶要走出“一流品质、三流价格”的怪圈,加强品牌培育是出路。
“不少人爱喝铁观音,但铁观音是个区域品牌,具体到哪家企业的铁观音好,没人说得清。”陈卫东说,中国茶品牌一半是卖产品,一半卖文化。我市不妨以现有的“巴南银针”、“永川秀芽”等品牌为支撑,深入挖掘巴渝文化,培育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品牌。
本市一些茶产地已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从打“价格战”转向打“品牌战”。
因为重视宣传,在2011年首届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重庆茶叶集团旗下的“巴南银针”“定心·巴渝银针”得到专家肯定,两大品牌分别获得1.3亿元、1.14亿元的估价。“定心”顶尖产品已卖到100克20万元,中档产品每公斤7万元,还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