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出好茶,石阡人爱茶,石阡苔茶的魅力一直名声在外。关于当地苔茶确切的起源时间,后人已无法考证。不过,在与茶相伴的漫长岁月里,石阡人创造出一种与当地茶文化相结合的特有戏剧:茶灯。
石阡茶灯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是普通采茶场景的众生相,但却是数百年来当地茶文化与花灯文化相互交融的展现。随着社会的变迁,茶灯与茶的故事还在石阡继续上演,但它未来的传承之路,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A
茶灯起源
原为推广苔茶
67岁的黄仁会,是如今石阡县城还会跳茶灯的少数艺人之一。尽管从小就耳濡目染,但对茶灯的起源她也不知从何说起。
在当地,人们为茶灯赋予不少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茶灯文化源于唐朝,唱词记载,“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皇母娘娘眼睛痛,许愿99盏大红灯,33盏留上天,33盏去海边,33盏无去处,留在人间贺新春”。
在《石阡通志》中,人们找到了使人信服的说法:唐宋时期,茶叶是石阡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苔茶甚至成为皇室贡茶。石阡苔茶被朝廷所用以后,制茶人为推广更多的贡茶,欲求在全县发展茶叶生产并为之庆贺。民间一位杨姓艺人把采茶、制茶与花灯文化相结合,演绎出一种民间灯艺戏曲表演形式,由此,“石阡茶灯”应运而生。
这样的说法与古石阡的历史接近。根据学者考证,在宋朝时,石阡已依靠茶叶发展起繁荣的古代农业文明,茶灯正是起源于这种环境。
B
十二剧目 展现采茶百态
在石阡茶灯当中,艺人们按一年中的12个月份将其分为12出剧目,每个剧目通过不同时节的采茶景象,展现采茶人的喜怒哀乐。
黄仁会说,茶灯的角色有12个“茶姑娘”、1个“茶妈妈”及一些杂角(又称丑角,包括杂货店老板、赌徒、算命先生等角色)。尽管有12出剧目,但茶灯的内容和唱词讲述的都是茶姑娘采茶后,杂角打起姑娘们的主意,茶妈妈挺身护女的故事。
在茶灯演出现场记者看到,茶姑娘们手提茶篮上场,身上一条绳索编制的花辫象征着她们的身份。剧目中,时而有赌徒向茶姑娘大献殷勤,时而有杂货店老板向她们兜售物品,更有算命先生替姑娘们占卦问姻缘。每当出现这些场景,茶妈妈总是上前怒骂杂角“不正经、黄鼠狼想吃天鹅肉”,通俗的语言惹来周边观众哈哈大笑。
在黄仁会的幼时记忆中,以前茶灯中的扮演者均为年轻男子,不许女性扮演,也不许女性观看。每逢过年,当地的大户人家请来茶灯艺人表演,周边的邻居会簇拥至大院里观看。
那时,年幼的黄仁会被锁在家里,只能透过门缝偷偷观看茶灯。尽管看戏艰辛,却丝毫没有减弱黄仁会的兴致,她总是为茶灯的角色所着迷,喜爱着男扮女装的“茶姑娘”,捧腹于“茶妈妈”和杂角们之间的斗争。不知觉间,12出戏的内容她全部记在心中。
在过去,茶灯是石阡人过年过节时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抗日战争期间时局紧张,茶灯表演曾一度消失。之后,虽然茶灯表演逐步在改进,比如允许女性参演,但仍处于低潮。
C
茶灯文化 在困境中传承
2005年,退休后的黄仁会想起小时候的茶灯情景,但她发现周边却无人能跳一次完整的茶灯。为了延续这份传承,她找来不少同龄的姐妹们组建一支茶灯表演队,与她们反复回忆,将茶灯的唱词慢慢记下再重新表演。在一家公司的资助下,黄仁会的队伍得到更多的表演机会,茶灯也得到更多的推广。
从组建茶灯队至今的九年里,黄仁会的茶灯队曾走出石阡,前往长沙等地进行表演。尽管在外地受到欢迎,然而在石阡本地,茶灯的传承却陷入困境。
黄仁会说,她与其他茶灯艺人曾尝试将茶灯表演传授给学生,然而学会跳茶灯的年轻人们,毕业后有的升学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茶灯队伍并没得到太多的新生力量注入。为了茶灯的传承,黄仁会想出一个新办法:她和队友将茶灯表演传给石阡一些学校的老师们,再由老师教学,以此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据介绍,目前贵州省内的茶灯艺人仅有30多名。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茶灯的传承,目前,石阡县已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茶灯的唱词、故事进行收集整理,正在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阅读
老人与木偶戏 相伴六十多年
家住石阡县花桥村的付正华,已年近八旬,他和弟弟是石阡木偶戏的第七代传人。
据付正华介绍,他10岁时跟父亲外出演木偶戏,至今已与木偶戏相伴60多年。“雕刻木偶很辛苦,很多学徒半途而废,只有我和弟弟坚持了下来。”付正华说,如今老艺人们相继辞世,年轻人又不愿学。加上木偶戏对基本功要求高,由于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陈旧和损坏,剧目、唱腔得不到及时整理,石阡木偶戏的发展受到局限。
目前,为更好地传承木偶戏,石阡民族中学开设了木偶戏课,向学生们教授木偶戏的基础知识和表演等方面的技艺。该校木偶剧团的老师还收集部分经典剧目,现已整理出《赐马叼袍》等20余出完整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