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民间故事所描述的那样,三七具有活血化淤、消肿定痛的功效。根据文山三七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全国目前有一千二百五十八家药厂使用三七作为原料,涉及的药品有四百三十余种。著名的云南白药,其主要成分便是三七。除了治跌打损伤,三七最大的用途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云南文山,工人挑拣三七。 图片 身体周刊记者 孙湛
文山柳井乡马边塘村,百年前三七马帮从这里出发。
都知道川滇藏间的茶马古道走了马帮千百载,却鲜有人知道,滇东南和越南的河内以及广西之间,也曾经有一队马帮,他们贩卖和交换的,是云南文山一带道地的药材三七。
“他们穿山越岭,一来一回,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也就把这条道,走成了三七古道。”马帮的后人任怀祥说。
任怀祥已经76岁了,却还精神得很,他在文山市区开着两间中医诊所,常常是亲自坐诊。当地从事三七行当的人,都知道他对中药材研究自有一番执著,早年的时候,老爷子跑遍了云南大大小小的山林子,2005年,他又筹建了200亩种植基地,用于培育文山濒危药材。
我们本想自己上路去找找马帮当年出发的地方,任怀祥却特地从100多公里外叫来了他的孙子领着我们,“这古道宣传出去了,是利人利己的事!”
从地图上看,文山州大约处于昆明和越南首都河内正中,虽然口岸近在咫尺,文山人却很少表现出兴趣,有文山人说“越南太穷了,只有越南的咖啡不错”。于是,越南的咖啡进来了,在文山随处可见,而文山人却极少出去。
回溯到100年前,文山和河内的陆路却是马帮重要的贸易通道,文山人将本地产的三七驮运至红河畔的河口,然后下越南,贩卖到河内,再经河内、海防,最后漂洋过海卖到香港以至东南亚。
任怀祥正是在老屋瓦片下墙洞中一本已经发黑的旧账本中发现了马帮的故事。“我父亲任树柏有记账的习惯,三七买卖的往来账目、每次马帮的起止时间、路线、金额、合伙的商贾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说,“父亲的记账始于1908年,是从他接手管家时开始的,到1927年20年间,一共39次向越南驮运三七。”
至于三七在文山的交易历史,当地的史料并无详细记载。文山县志中说,文山旧称开化府,清乾隆《开化府志》中记载,文山三七当时主要有三条销路,一是文山、广南两府境内的市场交易,以开化(文山)、安平(马关)、宝宁(广南)、江那(砚山)、河口(均为云南境内地名)等地为盛;二是运自蒙自、昆明销售;三是经过广西百色中转,进入两广和中原;再有便是通过河口出口越南。
任怀祥发现父亲保留下来的账本,佐证了文山和越南之间三七贸易通道的存在,但它自何时兴起何时繁荣,人们却不得而知。据文山三七产业协会的刁彪说,越南河内如今还有一条街专门贩卖文山三七,除了当地华人,东南亚也有吃三七的习惯。
任怀祥的老家在文山柳井乡马边塘村,四面环山,2007年,任怀祥和当地政府合计,共同在村里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文山三七从这里走向世界”,以示对马帮的纪念。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马边塘村过去只是十几户人家的不知名的地方,站在村子的低凹处向外看,农田散落在四周高高低低的山坡上。山与山之间无路相连,马除了要跟人出去卖三七,也要驮运七田里需要的肥料和水。1958年村子里第一次通了公路,马不再是农村家庭的必需品,公路吞噬了古道,也就结束了马帮的历史。
任怀祥的父亲任树柏是当时马帮的发起人,他与几个兄弟和相熟的人组成马队,离了女人和孩子,将三七驼到滇越铁路上火车,经越南海防,上轮船,再到香港和东南亚。
之所以要组成队,大多是出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考虑。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三七马帮常常成为强盗土匪打劫的目标。
另一位马帮的后人、76岁的村民杨廷成就跟我们说起一伙强盗上他家抢劫三七的事。那是在他八九岁时,家里刚刚收获了三七,一伙持土枪的强盗闯进了他家的院子。“我当时躲在墙角,有一个人拿枪后座甩在我背上,我吓得往院子外面跑,他们见我小,也没拦我,当时我弟弟也想往外跑,有一个人狠狠踹了他一脚,把他踢在热锅上,强盗走了以后,没过两天我弟弟就病逝了。这是大白天到家里来抢劫,至于路上的危险,那就更不用说了。”杨廷成回忆,“所以我父亲他们那会儿,没有十来个人绝不敢轻易上路。”
据说三七马帮当年是在村里的大槐树下出发,槐树下有一口公用的饮马缸,如今槐树已死,缸也成了摆设。
“一个茶马古道,把普洱茶的名声吵得沸沸扬扬,四海皆知,三七要有发展,为何不宣传三七古道呢?”任怀祥访问了一些老人,希望找到更多的证据,还原马帮的历史。
http://www.chinameizhuang.com?中国美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