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皖山茶联,流行民间
笔者发现,皖地不少古茶联至今还流传于人们的口头或留题于民间茶馆实物上,如“泉烹香茗能留客,水绕皖山最惠民”,“舒鼎浪翻螃蟹眼,越瓯暖刷鹧鸪斑”。特别是一些茶亭楹联,既为建筑增色,又不乏言志抒怀兼教化之意。皖山深处的岳西莲云乡西水岭茶亭有联曰:
济人以客待,消渴攘烦七分香茗三分水;
修善于旅者,享共和气一度春风二度秋。
天柱山西边还有一座大关亭,据说民国期间有一老者余某在亭中施茶,有一前清秀才从天堂镇(今属岳西县)来,要经梅城(今潜山县城)往余井(皖河边上一渡口)去,见余老整天在此施茶,感动之余撰联曰:
从天堂来,过关何须羡老子,
向余井去,止渴不必望梅城。
此联用典恰到好处,由皖山地名“天堂”联想到“老子过关升仙”故事,自然贴切,尤为含蓄巧妙的是整幅联面虽不著一个“茶”字,但通过下联字里行间所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暗示自己无论在皖山途中还是奔赴目的地———余井,皆可得施茶之利而无渴燥之烦,一方茶事如此,其民风之淳清可想而知哉!
以名胜故事入茶联的有古皖城(今潜山县城)的纪念汉末二乔遗址———秀英亭联。据《三国志》载:建安四年孙策攻皖,得二乔,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二乔即皖城人,其宅名“乔公庄园”,园内有一井,名胭脂井,井上有亭,名秀英亭,亭外有荷塘藕榭相连,其亭有联曰:
藕叶藕花围曲槛,想当年乔妹也向个中来这绿水光中可余鬓影;
香茶香气绕重檐,问此日周郎竟为何处去那红楼庄处应有诗魂。 (待续)(作者系安庆师范学院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中国茶叶购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