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堪称中国茶叶史上的辉煌期。风俗贵茶,有“金可得,茶不可得”之说。笔者有幸从近年通过日本发现才得以刊行于世的宋版《太平寰宇记》中找到了“舒州贡茶”的记载,从而弥补了中国名茶志乃至安徽名茶志对此遗漏而造成的缺憾。该书在“舒州怀宁县”(当时怀宁县包括今天的怀宁、潜山及岳西大部)条目下有这样的内容:
“多智山在县西北三百里……山南有水一道流入太湖县界,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掇为岁贡。”
应该值得自豪的是,在宋代贡茶地区缩小的背景下,皖地仍被列为岁贡之区,足见其茶品质之优。
三、兴味悠长的茶文艺韵
皖山茶文化的繁荣与中华茶文化的繁荣同步,其表现艺术形式可谓丰富多样,精彩频现。
第一,皖山茶诗,卓然而兴
茶引文人思。唐宋时期舒州系上等州,许多文人兴会如此,享用高山佳茗,以茶助兴,出现了“新诗需新茶,清茶酿清诗”同臻化境的现象,久而久之,舒州天柱皖山茶便成为众多诗人笔下咏赞的对象。
笔者初步搜寻发现,广义的天柱皖山茶诗约有数十首之多,著名作者有唐代薛能、秦韬玉、齐己,宋代的黄庭坚、孙、魏野,明清的才子解缙与桐城诗人姚兴泉等。
晚唐诗人薛能有一首《谢刘相公寄天柱茶》云:“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粗官乞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