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俚曲《逛东昌》则记载了从南方购来的部分茶叶品种:“皖闽特产来源富,诸品名茶色味强。银针、普洱、真龙井,雨前毛尖带旗枪。”
茶馆>> 茶炉是七星灶,同时烧七把壶
“那时用柴草烧火做饭,暖水瓶还极少见,喝热水不值当点火,就去茶馆打水。”张伍标回忆,茶炉一般都是“七星灶”,同时烧七把壶。茶馆的业务就是卖水、卖茶,有的茶客自带茶叶光买水,有的连茶叶一起买。
据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高文广介绍,历史上城关大街小巷都有茶馆。较大的茶馆,里外能摆几十张桌子。较小的茶馆,开在背街窄巷,三五张桌子,摆在街边,用敞篷遮阴。民国年间,东关大街有“瀛仙居”、“清和居”,还有蒋家、金家茶馆等;越河圈街有宋家的“齐天居”,有“钱龙居”茶馆,街东头迎春桥附近有“清泉居”等;后菜市街东头有“对月居”,因那地方有“十二连桥”之一的“对月桥”而得名;后菜市街西头还有王家茶馆等;灶王庙街有孙家茶馆;前菜市街中段路南有“彩香居”;前菜市街还有朱家、于家的茶馆;闸南街有董家、冯家茶馆;闸北街有朱家、李家、杨家和张家茶馆等。
“晚清最有影响的茶馆是位于闸口桥西路南的蛤蟆楼,它是由酒楼兼办的。蛤蟆楼上下两层,下层面东六间为茶馆,每天人流络绎。茶客中有运河上过往的商人,有江湖上闯码头的,有相聚的朋友,有闲聊的老人等。客人泡了茶,从早喝到晚,时间十分随意。”高文广说,城内茶馆也很多,楼东大街有宋家、周家茶馆;卫昌街有“松桂居”茶馆;楼西大街有孟家茶楼,有董家茶馆,有胥振海经营的茶馆,还有韩家、王家茶馆等;楼南大街有潘恩成经营的茶馆,有白金合开办的茶馆等;楼北大街有黄家、王家、杨家茶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