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是以喝茶为内容的场所。在茶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自古至今,从烟雨江南到塞外北疆,饮茶之风久盛不衰。饮茶讲究的是个过程,注重一个“品”字。但是,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的迥异,各地饮茶方式和赋予饮茶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
通辽地处内蒙古东部,100多年前,这里是蒙古人的牧场。随着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以及后来军阀掠夺草地,大批汉人及其他民族也涌入草原,这里开始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之受周边辽宁、吉林风气影响,便创造出了只属于这片土地独有的茶文化现象。
在内蒙古,无论是蒙族人还是汉族人管饮茶都不叫饮茶,而叫喝茶,这不仅仅是表述不同,也是喝茶方式和喝茶目的不同,就是说喝茶更注重其实际。
蒙古人喜欢喝奶茶,奶茶要用茶砖。茶砖是经过一道工艺把茶叶压制成为方砖形状,再晾干,目的是便于携带和保存。与沏茶、泡茶不同的是,奶茶讲究“熬”,据说熬奶茶要经过七道程序。过去,蒙古妇女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就用牛粪火把茶熬开,再用瓢将茶反复扬九九八十一下,之后再放入事先炒好的小米。澄清后,把茶渣、小米滤出去,再加黄油和牛奶熬上两个开,奶茶才算熬制成功。据说,因手法不同,每个人熬出来的奶茶味道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