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民国玉山茶在巴拿马获金奖--当时赣茶走下坡路却仍畅销国外 遭列强打压和损毁声誉终衰落
1200多年前,唐德宗开始征收茶?时,江西浮梁县已是商品茶叶大集散地。政府在此征得税额达15万贯以上,占全国总额的八分之三。五代、唐、宋、元、明、清时期,江西茶乡遍布,宁红、婺绿、庐山云雾等名品饮誉中外。民国时期,江西茶叶尽管处在下坡路,但在对外贸易中,在为换取外汇充实财富的国策下,仍然成千上万箱销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名誉不减。
好山好水产好茶
江西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农业大省,在中国农业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种植以稻米为主的同时,其经济作物——茶叶,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
茶叶是气候温和和雨量丰沛地带的产物,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浙、赣、闽、鄂、湘等地,因地处中低纬度,属于季风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地。
江西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江西产茶地有宁州、浮梁、赣东、婺源以及赣南等五大区。江西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内地,没有福建和广东飓风暴雨的威胁,也没有湖南和湖北远隔海洋的担忧。这种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所以自古以来江西茶叶产量特别高。
江西茶叶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通商口岸开放前,江西宁州(即今天的修水、铜鼓)、浮梁及皖赣,属祁门一带所出茶叶,很早就溯赣江而上,越梅岭,抵达广州市场。此后,河口逐渐成为内地红茶贸易中心,武夷山与江西各地著名茶品都在这里集装,分别运输到广州和上海,有的甚至远销国外。JYPage]
五大茶区享誉全国
民国时期,茶叶极盛时,江西茶园遍布,全省83县中有50多个县种茶,全省种茶面积在百万亩以上,最高产量曾达30万担。各地茶农因地制宜,生产出浮红、宁红、婺绿和庐山云雾等驰名中外的茶叶名品。当时江西产茶地域可大致分为宁州、浮梁、赣东、婺源和赣南等五区。
宁州区包括赣西北的修水、武宁、铜鼓、宜丰等数县。该区位于边陲,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地势高峻,山多田少,土质肥美,排水良好,最适宜植茶。这个地区出产的茶叶统称为“宁红”,堪与安徽的祁红媲美,也称为“宁红区”。
浮梁区位于江西东北,毗邻安徽祁门,与产茶闻名的初山南端相接壤。浮梁以北的茶宝山即由此分歧,该山山势崇峻,土质肥美,含有大量氯化铁与有机物质,最适宜茶树栽培。区内所产茶叶制成红茶,统称为“浮红”,所以浮梁区又称为“浮红区”。因为“色香味”上佳,在国际市场颇得盛誉。浮红鼎盛时产量与祁红产量并驾齐驱,年产一万六千担左右。
赣东区包括上饶、广丰、玉山、铅山四县,位于赣东与闽浙山地,毗连仙霞山脉,是其自然疆界。区内地势多倾斜,属天然的优良产茶区域。区内上饶、广丰、铅山三县茶叶大部分集中在河口制成红茶,所以称“河红”。玉山所产茶叶则在玉山县制成绿茶,所以称为“玉绿”。
婺源区的婺源位于浙、赣、皖三大茶区的中心,是著名的产茶良地,不但数量在东南各省首屈一指,质量也上佳。中心产茶地是祁门、休宁、婺源,有“天下红茶数祁门”之美誉。区内婺源和德兴所产绿茶多销于阿富汗、伊朗等地,深得国外人士赞许。JYPage]
赣南区茶叶主要产地是遂川、大余及其附近县域,以遂川的玉山茶最有名。因为狗牯脑所产的茶最为珍贵,所以玉山茶又叫狗牯脑。民国时期,每两卖法币三元。玉山茶的特点是清爽可口,在巴拿马以及浙赣闽茶叶竞赛会上均荣获一等奖。此外,该区所产茶叶制成青茶,品质甚佳,和狗牯脑一样,只是产量太少,售价昂贵,仅限于内销。
民国江西名茶走向衰落
江西茶叶大量外销始于清末咸丰和同治年间,仅修水红茶每年就达20余万箱,价值1500余万两白银。民国前几年,全省每年输出茶叶50余万箱,且宁红的品质和市场声誉在祁红之上。可以说,清末民初是江西茶叶的黄金时代。
1932年前后,日本在锡兰经营的茶园产量增加,焙制和包装大有改进,使得我国国际茶叶市场如英国伦敦(红茶主要市场)、摩洛哥(绿茶主要市场)等均为日本茶叶倾销所夺,赣茶外销市况因此一蹶不振。另外,因为品种的退化、采摘焙制的不精细、包装的不标准、出口机制的不健全等,使得江西茶叶日益败落。这也使得政府税收和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茶户普遍破产,无力经营茶园,土质日趋硗薄,所产茶质及香味逐渐下降。茶商无利可图,转而压榨山户,低价收购,以致山户所得极微,无法从事再生产。这样的交易组织形式和现象是赣茶衰败的重要原因。JYPage]
另外,英国政府除了奖励种植外,还实行租税政策,导致华茶在英国的销售几乎完全停顿。而日本茶园虽同属小农经济,但采用科学方法及新式机器栽培制造,同时政府极力采取各种保证政策来与他国竞争,甚至通过各种手段损毁华茶声誉,使华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受到严重影响。而在当时国内,粗制滥造、掺假作伪盛行,加上茶商辗转经手、剥削重重,茶叶品质日渐低劣却成本奇高,便哄抬价格,待到银根紧急时便竞相贬价出卖。此外,中俄绝交,俄销停滞,也是江西茶叶衰败的原因之一。
为改变茶业颓势,江西省政商各界作出过许多努力和尝试。1935年3月,民国江西政府成立修水茶场,主要任务是改良茶叶的栽培,创新制茶工艺,经营上提倡茶业合作社,打破中间阶级的盘剥敲诈。1939年,在婺源创建江西省立婺源制茶科技实用职业学校,加大培养茶叶人才的培养。皖赣两省为挽救祁门、德兴、浮梁三县的红茶,于1936年4月1日成立皖赣红茶委员会,在指导、保护、改善皖赣红茶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抗战期间,江西茶场遭受重大打击,全省155万华亩茶园几乎全被炮火摧毁,仅婺源等两三个县保存。抗战胜利后直到1947年春,江西茶场才有所恢复,但外销数量仅仅数千箱。
(责任编辑:中国茶叶购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