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733年——1052年前的宋代,绍兴茶叶生产就盛况空前,会稽山出现大片茶园。当时,绍兴茶叶名品众多,日铸岭有雪芽茶,秦望山有小朵茶,天衣山有丁堄茶,陶宴岭有高坞茶,东土乡有雁路茶,兰亭有花坞茶,卧龙山有卧(瑞)龙茶,等等。其中因为日铸茶与卧(瑞)龙茶品质最佳,成为贡茶,就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誉,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称:“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
有人认为日铸茶是中国最早的炒青绿茶,也是饮茶撮泡法的起源之处。到南宋时,绍兴会稽县对制茶工艺进行改革,率先用炒青法代替蒸青研压法制茶,制作的茶叶形为条形散茶,南宋着名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自注时说,“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也正是从这时候起,被后人即清代的金武祥认为“遂开千古茶饮之宗”。以日铸茶为代表的炒青法制茶,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形质为之一变,冲泡后色香味形更佳。这与现代制茶工序十分类同了。由此,使那时绍兴茶事更盛,民间饮茶成风。陆游在诗中自豪地描述:“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在以着《茶经》闻名的唐代茶圣陆羽眼里,是一种“珍贵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