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斗什么呢?主要是斗汤色和汤花。汤色就是茶水的颜色,汤花就是泛起的茶沫。”丰智利告诉我,宋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市井百姓,都极喜欢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以分高下。
黑色成为斗茶茶碗专用色
在开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赵龙把我引到陈列室。
展台上,陈列着两只黑色茶碗,一高一低,口径都在15厘米左右,底径不过5厘米。“这两只黑釉鸡心碗是馆藏的国家二级文物,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外壁有兔毫,圆足内突起。”赵主任一口气介绍完,然后缓缓地说,“这就是宋代斗茶所用的专用碗,看起来不起眼吧,但就是它见证了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斗茶。”
1987年,法门寺曾出土过一套唐代茶具,金银制成,做工精美。而眼前的这只茶碗黑不溜秋,毫不起眼,难道宋茶器具层次如此之低?
“这倒不是档次高低的问题。唐茶是煎煮,宋茶是冲点,在辨别汤色汤花时,黑白相衬最为明显,蔡襄在《茶录》中一语中的——‘茶色白,宜黑盏’,皇家用的茶具可能做工更精美一点,但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因为‘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因此,当时这种兔毫建窑瓷碗是最流行也是最标准的斗茶用具。”赵龙主任解释说。
这一点,宋徽宗作为很有茶道修养的皇帝,也御批认定:“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建窑为宋代南方瓷窑之一,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窑址在今福建建阳县。建窑在唐代烧的是青瓷,但因为斗茶的缘由,改烧黑釉瓷器,其出品的黑釉茶盏天下闻名。
据史料记载,建窑的黑釉茶盏主要有三种。
其一就是兔毫盏。兔毫盏的特征是,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的细长条纹,好像兔毛一样,兔毫之名由此而来。兔毫盏的胎是由烧成温度偏低的瓷土制成,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氧化铁含量高,三氧化二铝含量稍低。如此成分造就了兔毫盏通体厚重,易于保温,更利于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