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前,每当被问起你喜欢喝什么茶,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铁观音。而今,铁观音却变成了很多人几乎不愿品饮的茶。它的爆红,到开始没落,从万人追捧,到鲜少问津,这期间,铁观音到底经历了什么?
今天来和你们聊聊铁观音是怎样从红极一时到衰落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掀起茶艺复兴的浪潮,从台湾到大陆,随之而来的是台湾的茶叶和功夫茶馆。台湾乌龙发酵偏轻,香气滋味都偏绿茶,所以当大陆的人还是以喝绿茶为主的时候,它能够被广泛接受并且喜爱。当时主打的茶品是冻顶乌龙,这便是冻顶乌龙能成为台湾乌龙的代表茶的原因。
然而,台湾茶过关需要交税,进而使得茶叶的价格较高。本身乌龙茶的根就在大陆,并且大陆有着更大的产地和生产力。台湾乌龙的干茶、茶汤和叶底都绿,为了更接近台湾乌龙,更好地让茶客接受,铁观音便来了一场效仿台湾茶的技术革新。采用轻发酵,并去除茶叶的红边,使得铁观音也绿了起来。如果看过早期茶叶书籍介绍铁观音的部分,你会发现,茶汤写着金黄色,茶叶有绿叶红镶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汤色普遍是黄绿色,叶底的叶张少见红边且不太完整。
就这样,现代铁观音以其清鲜的香气,清鲜甘醇的滋味,获得了大家的喜爱。而相比台湾茶,铁观音的价格实惠,性价比较高,市场因此一下子就打开了。慢慢的,铁观音吸引了许多人加入了喝茶的行列,使得许多人从此爱上了铁观音。
铁观音的衰落,不是突然的,它的好口碑是经年累月被消耗掉的。市场好了,难免有店家为了降低成本,去满足那些只想找非常便宜铁观音的茶客,就用假的铁观音去冒充,或是真假铁观音掺合在一起。特别是超市里卖的铁观音,卖几十一百一袋的,一袋半斤一斤这样的,都是假的。但是不同的店家可能会用不同的茶叶去冒充,这又出现了很好玩的现象,就是当时大家喝的铁观音很可能不是同种味道的,怎么也说不到一块去。那他们是用什么去冒充的呢?是本山、毛蟹、黄金桂等。
这是早期容易出现的情况。慢慢的,随着大家喝的多了,交流多了,也渐渐了解了铁观音,这样的小把戏就不好再玩下去了。但是当时,除了绿茶,其他茶叶并没有多少市场,铁观音又已经让很多人喜欢上了,所以铁观音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多影响。
而后出现的“创新”工艺铁观音才是让铁观音市场遭遇“滑铁卢”的重要原因,这种工艺叫拖酸。新工艺铁观音,让原本上好的铁观音所呈现出的香醇韵足的“果酸”口感,偷换概念,变成了只追求“酸”。以次充好,茶商却以此作为噱头,宣扬售卖。为了减少成本,放弃了对茶青的精挑细选,简化了对工艺的高要求,从而降低了品质,使得市场上的铁观音越来越不好喝,甚至出现了“喝铁观音会伤胃”的说法。大家发现没有?一旦出现说喝什么茶伤胃,这个茶就会败掉很多路人缘,比如绿茶、比如铁观音。现代人的胃,大多不太好,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喝茶雷区。
渐渐地,追求性价比的茶客,喝着主打性价比而又越来越不好喝的铁观音,那是越喝越失望。同样的价钱,品质却下降了很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了。此时,又有越来越多的茶叶出现在茶客视野,普洱、大红袍、红茶等,可选择性多了,铁观音不再是必不可少的茶叶了。就这样,铁观音的市场减退得非常厉害。
加上还有引起很大轰动的铁观音农残超标事件,让本就在衰退的市场,损失得更加惨重。
多年的市场混乱,铁观音从一片赞誉,到一片混沌,铁观音的盛名不复存在。虽然之后为了扭转差口碑,当地政府、茶企、茶商用了很多办法,提倡恢复传统工艺、推广老铁观音、生产有机铁观音等一系列举动,但依然挽回不了铁观音丢失的信誉和市场。虽然很多人不再喝铁观音,但是铁观音打下的基础很大,还是有人依然离不开它的。
其实很多铁观音茶企茶商都转型了,铁观音要想东山再起,恐怕很难。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