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门户网讯:日前,记者随“多彩贵州绿茶好———‘绿宝石’发现之旅”采访团在“绿宝石”的主产区凤冈县采访发现,“绿宝石”能够叩开全球对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欧盟大门,将产品大量销往欧盟各国,并非偶然和幸运,而是为此付出诸多努力,突破种种难题的必然结果。
聚指成拳:整合品牌破解规模难题
贵州贵茶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云南只做一个“普洱茶”品牌;浙江以“西湖龙井”为核心;福建以“安溪铁观音”金字招牌,这些品牌,都在茶业界创下了赫赫有名的声誉。而贵州大大小小的茶品牌多达六七百个,以目前全省611万亩茶园来计,一个品牌平均的茶园面积不足一万亩,短期产出大量的茶产品根本不可能,量上不去,也只能望单兴叹。
究其原因,就是品牌杂乱形不成规模。而品牌整合、扩大规模成了该公司介入茶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从2010年4月起,贵茶公司就快速实施了列系整合举措。先是以4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为了我省从事茶叶加工销售规模最大的公司,接着收购控股了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凤冈春秋茶叶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原有的“春江花月夜”、“绿宝石”、“久安古红茶”三个品牌全部统一纳入“贵茶”旗下。
有机管护:一点农药也没用
凤冈县产出的茶叶由于富含富锌富硒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富锌富硒茶叶之乡,“绿宝石”的茶叶的原产料全部产自该县。
对于先天条件就很好的原料,凤当地却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茶园管护中一点农药也不能用,让越来越多的茶园逐渐达到有机标准。
统计数据显示,该县从首次认证2845.5亩有机茶叶基地开始,有机农茶叶面积就快速增长,截至目前,该县有机茶叶基地面积已达近10万亩,有机茶叶加工厂10多家。现有的30万茶园在管理中,也全部要求使用农家肥、有机肥,连杀虫也不用任何农药,全部改用太阳能灯杀虫和物理粘虫板零污染方式,绿色生态茶开始全面向有机茶园转变,从而在原料上保障了保品质。
性价比高:价格实惠七泡仍有茶味
凡是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绿茶与其他茶相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其他茶耐,一般泡了三四次后,就成纯水味。“绿宝石”同为绿茶,但因是球状,七泡过后,仍然还有茶叶,“绿宝石”上市后,一路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因原料短缺,甚至还曾买断货。
省内一位茶叶专家认为,“绿宝石”热买有几方面的因素:从原料上看,省内众多茶叶都热衷做高端茶,对茶叶原料的需求也比较高,一般都是采用春茶或独芽,一芽两叶或三叶的几乎不用;“绿宝石”却反其道而行之,专门采购两叶一叶或三芽一叶做原料。事实上,茶园两叶一叶或三芽一叶的原料量最大,并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不间断采用。从而使产能和产能远远超过许多茶叶加工厂,这在批量出口上奠定了有利基础。
从价格上看:“绿宝石”走的是大众路线,因原料价格低,加工出来后的售价也比较合理,更符合当前全国提倡节俭和整治高消费大形势。
遵循规律:从生产到销售市场化运作
“太累了!一边要愁产品生产,一边还要考虑产品销售”。
凡是经常与茶叶生产企业的老板打交道,类似的抱怨声会经常听到。但这种抱怨声,在贵茶公司却听不到,生产产品的只负责生产,如果想买该品牌产品,还得去经销商代理后的专卖店购买。
“ 这是市场分工所决定的。”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谈道。该公司以前的产品除自己人在做外,也有销售商。这样一来,就出现经销商竞争不赢自己公司的现象,时间一长,经销商不但意见大,就连代理的兴趣也在减弱。结果公司上下为产、销问题忙得脚不沾地,收获却不理想。经过反复研究,除公司预留部分产品外,其他全部交给经销商市场化运作。即使公司的人去参与销售,也是退居二线,只起到帮忙或形象展示作用。
设备升级: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有保证
目前,贵茶公司拥有贵州省首家引进的与国际接轨、集清洁化、全电能、环保型有机茶生产于一体的流水线两条,以及日加工鲜叶10000公斤的茶叶加工厂,拥有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冷藏库。所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环境完全符合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填补了贵州省有机茶深加工的空白。
2012年,贵茶公司花了1800万元从日本新引进全国第一台最先进全新自动化生产设备,这套设备,从茶青杀、揉捻、提香等工序到包装,设备可一次性完成,并且一旦发现茶青有重金属超标和农残问题,设备将会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行。
贵茶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设备的升级,全年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3600吨以上。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做成成品后,每一批都要严格检测合格后才放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检测手段和检测能力,还准备建立国家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关键词:绿宝石 绿茶 分享到: